当前位置: 首页>社情民意

加快我市小杂粮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03-21 16:20:00 信息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阳泉市委员会

加快我市小杂粮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建议

平定县政协社会法制委主任梁艳珍,平定县政协委员、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梁艳仙反映:我市地处太行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喜光、耐旱的小杂粮生长,是优质小杂粮的生产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作为药食同源的新型食品,既是传统口粮,又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现代绿色有机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市各地都在培育各具特色的小杂粮品牌。目前,南庄“九州香”富硒小米、“桃河谷”黑小米已远销全国各地,半沟红薯、西头岭土豆等深受群众喜爱,以及加工出的小米、豆面、压饼、薯条等系列产品,含有丰富的粗粮纤维,营养价值高,老百姓尝到了种植小杂粮的“甜头”,小杂粮的种植面积逐步增加。从目前我市小杂粮产业发展情况看,大多农户掌握了简易的栽培技术,但深加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缺乏引领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全市的小杂粮深加工还处于初级阶限,产业化程度低,而且多数企业都处于原粮加工的粗加工阶段,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二是小杂粮深加工企业的研发不够。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少,新产品开发少,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全国知名品牌。

三是小杂粮深加工企业的融资能力不强。由于我市的小杂粮深加工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在项目扶持上,得到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相对有限,融资方面也受到一定影响,制约了小杂粮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四是小杂粮加工企业的整合度较低。公益性服务平台尚未形成,社会化服务机制还不完善,导致行业服务和行业互助都跟不上小杂粮深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

为此建议:

一、做好规划引导。深刻认识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市场潜力,对全市小杂粮产业统一规划布局,打造特色小杂粮深加工基地,引导各县区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发展特色,做大做强小杂粮深加工产业。

二、加大扶持力度。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国家、省扶持项目时,重点向深加工企业倾料,加大优质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市农业部门加强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沟通合作,帮助小杂粮深加工企业解决好融资难问题。

三、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小杂粮品牌建设和营销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和电子商务平台,将我市小杂粮深加工产品更好地推向国内国际市场,打造小杂粮区域公共品牌,真正把小杂粮做成一个富民的大产业。

四、加强社会化服务。协调社会组织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小杂粮基地和深加工项目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小杂粮加工企业家队伍,不断提高小杂粮深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竟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