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提案选登

关于培育我市 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成长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3-02-17 15:36:00 信息来源:
 

关于培育我市

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成长的建议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成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涌现出一支备受国人关注的主力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他们在发展经济,搞活市场,扩大流通,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年龄、思维、视野、文化知识结构、精力等已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由民企二代和自主创业青年企业家群体组成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已现成为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因此,针对我市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事成长况作出如下问题和建议提案:

一、非公经济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部环境欠佳

一是亲商氛围不浓厚。部分非公经济人士反映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尊重度、公正对待程度和认同度都不高。企业家到部门办事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阎王好找,小鬼难缠”等现象,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主动服务等标准和亲切态度还多是写在文件中、挂在高墙上。二是获得公平对待不够。部门服务存在差别对待现象,部分非公经济人士反映:大企业家求人办事常常能“开个绿灯”、相对容易,小老板办个事就比较困难,没有得到公平对待。政策支持存在区别对待现象。三是成长环境有待优化。办事难问题突出。到部门办事存在未一次性告知、往返多趟的现象。办事手续繁琐、效率不高,如土地、环评、安监、消防等审批程序较复杂、办理时间长,有时程序一卡就是1-2个月,尤其是用地困难,有的签订购地协议多年都没有拿到土地,有的超时多年才交地,有的用地一直没有着落,造成不少损失。四是诉求解决渠道不够通畅。渠道覆盖较窄。非公经济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主要通过“两会”提案、建议案,商会和其他代表人士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覆盖非公经济人士的面、反映问题的渠道总体还比较窄,解决实际问题不够给力。一些企业家表示,有的困难和问题曾通过不同渠道反映,但反映多次也没有得到解决,商会的作用也发挥得不够充分。

(二)成长平台偏少、偏弱

一是“娘家”工商联力量薄弱。非公经济人士的“娘家”是工商联(总商会),然而工商联自身的职能和工作手段有限,只能通过和非公经济人士交朋友等方式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缺乏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支持的能力,工作措施和力度十分有限。县级工商联力量更加薄弱,编制一般都是2-3左右,保运转都非常困难,加之本职工作和中心工作都非常多,在服务直属商会和会员方面力不从心。二是商会组织运行状况不理想。非公经济人士的组织主要是商会,以加入成为会员的形式参与。目前,我市直属行业商会和基层商会组织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大部分商会实现了有效管理和正常运营,但仍有少数商会只顾成立、不善管理,缺乏成熟的教练技术、商会运作模式、组织管理能力,导致“造血”功能弱,凝聚力、号召力不强。三是其他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培训平台有待提升,部分非公经济人士反映,基层组织的培训多是短期班,系统性、实用性不够,非公经济人士受益不大。交流平台有待拓展,目前市一级仅有每年的常执委会、调研座谈、直属行业商会年会等供企业家互相交流,基层的活动也开展得不多、市一级没有组织企业家参加高校培训的专项经费,缺乏“走出去、学回来”开阔眼界及思维方式的机会,此外,其他形式的平台还较少,有待开拓创新。

二、加强非公经济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突出优化非公经济人士队伍的成长环境

一是要尊重、支持、关心非公经济人士。严格规范政务服务和执法活动中的言行举止和工作规程,参照窗口单位岗位标准,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接待非公经济人士及办事群众的服务规范程序,并将言语规范、行为规范、办事具体流程和限时标准全部上墙,确保非公经济人士到我市任何单位和部门办事都立即有“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到手、一句问候暖心”,坚决杜绝 “冷、硬、横、推”、爱理不理、故弄玄虚、“卖关子”等衙门作风,首先切切实实从态度上、言语上做到尊重非公经济人士。二是要公平公正对待。对待非公经济人士应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尤其是政策支持要有均衡性,建议对新建本地企业、本地企业新项目及原有项目追加投资等,按招商引资同等规模的企业、项目给予同等优待。鼓励、引导本地有实力的个体非公经济人士创办企业,逐步做大做强。三是要积极主动宣传。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尤其是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大力宣传我市非公经济人士在经济发展、税收、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扶贫帮困、助学助残、抗洪救灾等各方面所做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在全市社会各界形成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支持企业家良好氛围。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专题知识讲座、鼓励参与继续教育、引导读书自学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培训,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不断解放思想、增长才干、提升水平。二是要大力优化知识结构。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转变观念,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高度重视和加强自身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切实增强眼力、定力、经营决策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要不断提升参政议政水平。要切实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工作,在严格有关要求的基础上,把更多有能力、有水平、能议政、善建言的非公经济人士推荐到代表委员队伍中去。要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学习等形式,加强与非公经济人士中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联系沟通,督促他们知情知政,增强参政议政意识,每年着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议案和提案,不断提升参政议政水平。

(三)夯实非公经济人士队伍的成长平台

一是强化工商联的履职保障。加强对工商联服务非公经济人士工作的支持,预算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奖励直属行业商会和会员,在政策性文件出台、对企项目资金支持、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非公经济人士座谈和非公经济人士担任监督员等方面充分听取工商联(总商会)及会员意见。二是切实加强其他促进非公经济人士队伍成长的平台与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建议各经济部门、涉企单位均建立非公经济人士定期培训机制,每年固定举办1-2次,另安排不定期讲座,培训的内容建议围绕非公经济人士关心的单位办事流程及注意事项、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精神、“走出去”注意事项及英语等企业所需的实际内容,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切实帮助非公经济人士提升与行政部门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建立健全交流平台,建议搭建非公经济人士挂职锻炼机制,将企业家、企业高管、技术骨干等派送到国内发达地区或国外同类企业去锻炼,掌握先进管理、生产、销售经验,提升经营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