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卫生城市争创文明城市助力添彩
段怀平 梁译
前几年我市在创建卫生城市过程中,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作为一项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软件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市场监管、商务部门协同街道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的评估验收,基本达到了卫生城市的标准。但严格意义上,我市的农贸市场普遍硬件设施不行,具体表现在标准化占比低,以矿区为例,只有赛鱼农贸市场勉强达标,其他农贸市场都不达标;我市没有一家达到智能化农贸市场的标准,普遍没有智能化设施设备;场所面积小,基础设施差,我市的多数农贸市场无前期规划,多散落于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产权单位或个人改造的动力不足、资金不足、能力不足,等等。鉴于以上情况,为更好地加强我市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日常民生消费体验感和满意度,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居民逛菜场就像逛超市一样干净、清爽、整洁,让阳泉菜场一点都不“菜”,努力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建议制定实施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文明城市达标。
一要摸清底数,科学规划。职能部门要摸清市区各类农贸市场的底数,科学统筹规划,明确改造目标。对近五年未实施标准化改造或硬件设施陈旧、环境卫生差的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对布局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农贸市场就近或重新规划迁建。对规模较小、经营较差的菜场转型成生鲜超市或关闭。对近五年已实施标准化改造的农贸市场实施智慧提升。
启动城市建成区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下大力气关闭部分老旧菜市场,围绕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顺利推进。使原本陈旧的设施,经过改造焕然一新。
二要设立专班,强化责任。专门设立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专班。通过高位统筹、协同联动,确保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是民心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政府的口碑和城市的形象。要把“关心”融入群众的“菜篮子”。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用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这个抓手,以点带面提升全市整体形象,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文明城市达标助力添彩。
三要彰显特色,分类施策。对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类型加强分类指导,按照总体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制定“一场一策”改造方案。要体现文化特色。既要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又要将我市的独特地域文化与农贸市场的品牌设计结合起来,将农贸市场改造融入地方特色。要融合规划布局。要以“精心”提靓城市的“烟火气”。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结合起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完善的生活服务。
四要立足公益,创新机制。通过三年努力,改造后的农贸市场要建立长效运行机制,规范市场运行。以本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为契机,采取经营权回租、产权回购等方式,推动实现农贸市场的公益属性。
五要通力合作,聚力攻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内容,需要各地各部门相互配合、合力推进,加强对农贸市场管理指导,扎实做好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和规范化管理。要用“齐心”交出满意的“成绩单”。要落实工作责任,完善资金保障,确保安全稳定,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和业态创新。